静电除霾:能否为城市“吸尘”

 

【核心提示】近日,荷兰发明家达恩·罗塞加德发明了一项利用静电吸附原理治理雾霾的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利用铜线圈通电制造静电场,然后借助这一静电场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从而达到局部除雾霾的效果。

  近日,荷兰发明家达恩·罗塞加德发明了一项利用静电吸附原理治理雾霾的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利用铜线圈通电制造静电场,然后借助这一静电场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从而达到局部除雾霾的效果。

  罗塞加德设想,可以把铜线圈埋置在城市街道、广场、公园的草坪下,人们只要一开按钮对铜线圈进行通电,就会形成一个弱静电场,漂浮的一些雾霾颗粒物便会受静电场的作用而被吸落至地面。

  1 目前已完成室内试验

  “原理类似于大家用一个带静电的气球去吸附毛发。”罗塞加德说,“如果大家把这一技术用于处理雾霾,制造出静电场,吸附或磁化雾霾,待雾霾颗粒物落下,便能清扫,就像吸尘器。”

  “我们在一个长宽均为5米、满是雾霾的房间里,制造出了一个大约1立方米、没有雾霾的‘空洞’。”罗塞加德说,“现在这一技术有待于在公共空间测试应用。”近日,罗塞加德与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已完成这一技术的室内试验。

  对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陆兴华表示,这项技术通俗来讲和大家耳熟能详的“气球吸附毛发”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利用静电力的作用来完成吸附。由于静电场的电流较小,因此它所消耗的电力也是有限的。而且,如果静电场中的电流不是交流电而是直流电的话,也不会对手机信号造成干扰。关于静电场会对人体造成何种影响,陆兴华指出这需要视静电力的大小而定,如果静电力很小,则不会吸附如人的头发等其他物质。

  2 静电除雾霾安全吗?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师生们曾对北京秋冬季节,近地层PM2.5质量浓度垂直分布的特征做过监测。研究发现,在秋季,距地面8米至32米,相当于第3层至10层楼高的范围内,PM2.5浓度变化不明显;在距地面64米高,相当于21层楼高处,PM2.5质量浓度较8米处时,降低了19%;在距地面320米处,相当于100层楼高时,PM2.5质量浓度是8米处的52%。因此雾霾的浓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静电除雾霾这一设想能达到的效果、可影响多高的空域,罗塞加德表示,那是他们正在测试的方面,如果输入铜线圈的能量越大,静电场能达到的高度越高,就越能吸附雾霾颗粒物。

  谈及安全性,罗塞加德说:“我们把铜线圈埋在地下,上面种上草坪……听起来有点危险,实际上十分安全。大家可以从上面走过,因为静电场相当弱。”

  他畅想,届时,人们只要一开按钮,便会看到雾霾消失、颗粒物落至地面,“我想要做的是捕获所有雾霾颗粒,然后压缩它们”。

  3 治霾需从源头控制

  罗塞加德承认,静电吸附技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但有缓解作用。应对雾霾,需要在源头上控制PM2.5的生成,包括关停并转污染工业企业,煤改气、煤改电,控制汽车数量,控制城市施工扬尘等举措。

  专家认为,治污减霾在于能源结构的改革,也需要技术上的支撑,目前仍需多方的尝试和努力。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空气污染的治理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技术措施,值得我国参考借鉴。

  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肖航说:“伦敦用了30年至50年才摘掉‘雾都’的帽子,洛杉矶也用了很长时间才使光化学烟雾的产生得到控制。环境问题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科技日报》)

编辑:刘峰 来源:洛阳日报